2011-09-28

2010-5-7 蝕日譚

節目名稱:台灣‧濁水的日月譚《蝕日譚》
演出時間:2010年5月7日(五)19:30
演出地點:土城勤篤農園特設帳棚
演出團體:台灣海筆子

個人觀感:

  在悶熱潮濕的梅雨季裡,觀看在偏僻的爛泥巴堆裡向我們招手的《蝕日譚》,在蚊蟲的騷擾下不得不小小的抱怨:這實在是種折磨。上一次在帳篷裡面看的《極限震撼》,雖然票價與演出場地的地點及舒適度都比這次的水準高一些,但我對它的評價同樣不高,原因是:帳篷劇雖然是表演場地的突破,但不是表演不精緻的藉口。

  本劇藉由疾病和死亡的恐懼想像,來影射人們一昧追求進步,卻忽略對自我價值的反思,當這個戲劇主題以大綱一言蔽之時,看起來很簡單,但實際上卻是非常籠統的。在時間的壓縮之下(戲劇長度約九十分鐘),要講的、要思考的東西太多,時間卻太少,導致每個演員的台詞都十分文謅謅、節奏與口條都十分緊湊,幾乎讓觀眾沒有喘息與思考的空間,所以導致雖然主題切合現代人的生活模式,但卻也親近得讓人一知半解,人的生活雖然可以被歸納成一個總體,但如果忽略了細節,雖然貼近觀眾卻也只能讓人看得霧煞煞。如果本齣戲劇真的要使觀眾在欣賞完之後,開始對自己的生活產生思考與省思,那麼主題整體的深化或是節奏與壓迫感之間的平衡,還需要再加強與拿捏,不然觀眾只能真的疏離在整個戲劇之外,而不是客觀地讓這齣戲引起每個人對自己的生活做評斷。

  但本劇讓我覺得值得讚賞的地方便是下列兩點:

  就「壓迫感」的處理而言,我認為《蝕日譚》這整齣戲的上上下下為壓迫感做了相當好的詮釋。從場地的選擇(在夜晚當中偏僻到讓人覺得女生沒人陪走進來就會被強暴的土城彈藥庫、悶熱難耐的帳篷、擠到不能再擠的觀眾席、怕把鞋子弄髒而使得行動受侷限的爛泥),到演員們的表現以及對觀眾的投射(表演時間的壓縮、演員唸台詞的節奏與快要破音的大嗓門、每個演員讓人覺得恐懼的高能量與犀利的眼神),還有就是我本人當天的心理狀態(一直擔心看完戲趕不上已經訂好的高鐵票、廁所很髒所以只能憋尿),我整個人從頭到尾都覺得超‧級‧壓‧迫!這種感覺雖然不好,但我暗自猜想這就是這個劇團想要傳達的,是表演的一部份,所以我認為這是相當不錯的方法,不過就算有機會做戲劇的表演我也不要讓我的觀眾如此難受!

  而關於本次的舞台設計,看似是以一些粗枝爛造結合而成,但在表演的大幕被瘋木乃伊扯下來了同時,後面由六角形結合而成的帳棚頂看起來結構頗為複雜。而最後面由演員把舞台地板移開而露出的地下水道,連接到了表演區後方的一個可以讓船開進來的小渠,以及表演當中演員能上上下下、穿梭自如得神祕通道(真的很有下水道的感覺),這都是讓人十分驚喜的!

  就我所看過的戲劇表演來做比較,我不認為《蝕日譚》是一齣好看的戲,但他們的戲劇當中的實驗精神、演員的敬業(特別是從下水道爬出來並且全身黑漆媽烏的那兩位)以及主題的選擇是值得讚賞的,只是細節的處理以及議題的深化還得再做加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