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9-27

2010-2-24 鄭和1433

節目名稱:2010台灣國際藝術節《鄭和1433
演出時間:2010224日(三)19:30
演出地點:國家戲劇院
演出團體:優人神鼓、唐美雲

個人觀感:

  本次欣賞的《鄭和1433》是以鄭和最後一次下西洋的第七次航行為主題,但撇開大眾對鄭和輝煌的航海傳奇的刻板印象,本劇描述的是他晚年對國家、皇上、愛情、朋友、甚至部屬的內心情感,在中國浩瀚的五千年歷史當中算是小品中的小品。而本劇的賣點無非就是中西合璧的創新呈現,但比起澎湃大量又精巧的跨文化包裝下,本劇所涵蓋的內容實在稍嫌乏善可陳,如此的不平衡猶如是割雞用牛刀。本劇將禪鼓、詩詞、台語、歌仔戲和爵士樂搬到同一個舞台上交織呈現,本身的實驗性頗高,而經過大師的導演與編排之下幾乎有看過的人或多或少都會講它幾句好話,但就我個人的觀感而言,將這些元素以原本的面貌分割開來欣賞,似乎還是比它們硬搭在一起呈現出油水不相容的尷尬狀態來的精采許多。例如某場戲,說書人唐美雲身著一襲黑西裝拿著麥克風,將唐詩的歌詞嵌入了西式曲調,並且不斷的「oh yeah! oh yeah!」,與其說是歌仔戲融合爵士樂,倒不如說這樣半調子的四不像比較像台客硬學ABC,十分的彆扭刻意。

  不過撇開劇情與故事,視覺設計與優人神鼓的部分頗令人欣賞,精準的燈光極簡、時尚感十足的舞台,與演員造型,應該是眾人一致叫好的部分,其中由葉錦添設計的服裝,對於以後想主修服裝設計的我有著頗大的啟發。在劇場的當中,有時服裝設計總是在製作上有著精細的要求但殊不知三排以後的觀眾根本看不到釦子的樣式、布料昂不昂貴等等,我們看見的是服裝設計的功夫、猶如時裝設計誇式的展現,卻不曉得那究竟是否深入與適合那個角色過;但有時,我們也會發覺設計者想要融入角色的心,但作品卻也因此落了俗套。而在葉錦添這次的服裝設計當中,我覺得既讓人有視覺的震撼,同時又不會覺得奧斯卡頭銜設計出來的作品搶過了這部戲的風采,而與佈景的極簡達到了平衡。不過也因為這齣戲的導演將演員視為如「偶」一般的操作,演員自身沒有甚麼特殊的情緒,也沒有台詞,這無非是給了服裝設計一個更大的發揮空間。

  雖然本劇許多部份十分抽象,但燈光所營造出的氛圍倒是頗容易理解,並且利用大量的剪影、色塊、留黑留白與天幕的漸層,以及在每個音樂的重音上燈光的變化,把簡單的舞台點綴成豐富。舞台設計的部分在第一眼讓我想起了去年的學製《吶喊竇娥》,而佈景與道具中,我最喜歡的就是那座與鏡框開口一樣大小的百葉窗,《鄭和1433》中有許多段落,都是鄭和在追憶過往,而透過巨型百葉窗所呈現的朦朧景象,緩慢的動作配上超現實的意象,雖然有時步調會有些過慢讓人想打瞌睡,但也為觀眾留下了想像與回憶的空間。而這扇巨型的百葉窗運用最成功的地方,我認為是下半場年輕/中年鄭和與麗波公主/皇后的橋段,兩組演員被百葉窗前後切割開來,將不同的時空並置在一起,動作的同步與不同步間,重疊的意象更讓本段更有戲劇張力,此時此刻兩人心思就在形式安排間簡直是說了無盡的話語,既定文本的內容也因此豐富澎湃。

  對於我來說,我相當喜歡導演與劇組所帶來視覺的設計與創新,但有時又對後半段過於緩慢的節奏感到不耐煩,還有引用詩詞的部分,雖然用它來敘述心境與情境是十分柔美但卻直接的方式,除了給觀眾一個想像的空間並同時考驗觀戲者的國文造詣,但大量重複吟誦的結果之下那種煩耐之感反而會把前面所營造的驚喜大大的削弱。對我來說,《鄭和1433這齣實驗劇似乎還有許多地方可以處理的更圓融,但它的不和諧藉由羅伯威爾森的詮釋後便被其他人喻為是「中西文化的撞擊之旅」,不過我想如果是由其他小牌的製作團隊呈現的話,那可能就不是這麼回事了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